重庆 邓先生(某司法科长、心理咨询师)
催眠这个词,多年前就出现在我的脑海,对催眠我也充满了好奇,2009年5月在学习心理咨询师的过程中,我第一次看到了最简单的催眠手法,如下楼、敏感度测试、搭电梯,靠着悟性,我很快把这点皮毛技术用到了自己孩子的学习上,也看到了效果,于是对催眠的兴趣更高了,但苦于个人技术水平太有限,做不了更多的事情。2010年3月,为了提高个人的素质,建立好的行为处事方式,下定决心报名参加了“艾瑞克森催眠模式精英NGH证照班”。学习目的很明确,首先立足于个人的成长,解决困扰多年的行为处事方式,其次掌握一门技术,去帮助更多的人。
报名后因工作的原因,直到9月30日-10月7日,才来到上海参加培训。为了能更好地接受、消化,我在2010年7月,还参加了其它老师的培训班。另外,还购买了一些关于催眠的书,努力学习,以做到在参加上海的培训时有一定的基础。实践证明,我所做的这些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!
在9月30日-10月7日的培训中,我们先是系统地学习了传统催眠模式,由于我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,对传统催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,我掌握得很快,能较为熟练地其他同学带入中度和入神、恍惚的状态!
10月2日-10月7日,我们学习了“艾瑞克森催眠模式”。来之前,我认真学习了两本书《艾瑞克森催眠理论》、《艾瑞克森治疗实录》,做到了对艾瑞克森尽可能多的了解。这两本书,我都反复读过。“理论”那本书读了4遍,目的就是想记住一些引导词、掌握技术。但是,在培训中,我还是发现,我曾经学过的太少,也有太多没有理解之处。通过黄雄斌导师的讲授和实际演练,我深深感受到:这次培训是系统而全面的,从理论架构到实操技术,都让我感到获益不浅!因为有了一点基础,学习起来比其他同学略感轻松,也能更好的融会贯通。然而,有些理论和概念毕竟第一次听到,对理论、技术,目前我只是掌握了一个架构,还未能理解通透,催眠语言还远未达到机智灵活、准确明白。下一步,我还将用1个月-1年的时间继续熟悉、记忆,再掌握,灵活运用各种催眠技术,并希望自己创造性地运用技术和方法。
在催眠班的学习培训中,在反复的催眠和技术演练中,我首先解决了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模式,如:不自信、不接受自己,不愿承担责任,包括人际关系的问题,这些问题曾希冀由老师来帮助自己解决,但真正在治疗中的改变不是靠老师,而是全靠自己!于是完全能理解“天助自助之人”,改变只能是靠自己!也很感谢潜意识这么多年来以这样的模式来保护自己!
在现场催眠治疗示范过程中,我争取到了现场示范的个案机会,有幸得到黄老师亲自为我实施催眠治疗,让我感悟到自己身上还欠缺的“慈悲”,和一份“爱自己、接纳自己、然后才能‘爱’别人”的情感!我想怀着慈悲的心、怀着爱别人的心离开培训班,结束这次培训,是我这次最大的收获!
感谢催眠这门学问,感谢黄老师、史老师!感谢培训班的每一位同学!
第15届 黄氏-艾瑞克森催眠模式精英班 学员
2010-10-10